正文 光與暗的相遇 — 11

正文 光與暗的相遇 — 11

黄先勇收到电邮,要来孙博士的办公室跑一趟。

这是一位结构力学的助理教授,孙进仕博士。他在政府做了三个月,便转到一所世界知名的顾问工程公司当见习结构工程师。他只花了三年,考取了英国结构工程师会员专业资格,然後在台湾国立大学,花了三年硕博连读,拿了博士学位,其後回到港大做了两年博士後研究,就拿了港大的教席。

孙博士的实力足够在世界一流大学读博士,但不善辞令的他拿不到名额非常少的海外研究奬学金。懂得操练面试,或者从小已习惯面试拿奬学金的学生,纵使考试成绩一流,但科研能力不一定强,或不一定热衷研究。拿了全额奬学金的学生读研,不是毕业後回来做金融,就是留在海外做管理顾问等工作,热心做研究的选择外国科研机构,极少回来香港大学做研究。

幸运的是,台湾政府愿意给孙进仕全额奬学金读博士。

他是天才型的教授,即使在竞争极端激烈的香港大学,研究产量的要求十分高,他只是正常九至五回大学,就可完成大学要求的。

他的科研路不是一早已计划好,路舖好了一直往前走。他经常说,我们不能完全猜透上天的作为,只能跟着走。有一些看来曲拆的回路,一些挫折,是人生的锻链。

他最出众的,不是论文数量或量化的影响因子等东西,是可以找到表面平庸,但拥有一流科研能力的学生。正正是因为他走过的路,他懂得怎样帮助他们。

孙博士用肯定的语气对黄先勇说:「这一年的比赛,我希望你可以当香港大学团队的团长。」

孙博士所提及的比赛,是两年一度的国际结构模型创作比赛,旨在不同大学之间的交流。第一届比赛在二十年前,开初只有三所亚洲大学,每一届参加的大学数量都有增加,这一届有差不多四十间大学参与,这一届多了一些世界着名大学参加比赛。

孙博士说︰「每间大学最多派出三队参加。上一届比赛,在港大进行,我们派出学业成绩最好的同学参赛,有一些同学不愿意参加,认为最後一年学业重要,又要找工作,怕比赛造成耽误。而愿意参赛的同学,认为没有得胜的把握,不尽全力参赛。」

孙博士从文件夹拿出一份有关的剪报给黄先勇看。「我们派出三队全军覆没。输了不重要,但七天的比赛,学生只在比赛前一天来做模型,拿出好像半制成品般的模型出赛,有一些记者来到采访并报导了,令大学尴尬不已。」

「学生们太会计算,又太短视了。他们只想在履历表在课外活动,多了大学代表队这一行,帮助日後找工作。他们看不出这是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。」

继续说︰「今次大学有两个策略,其一是只派出两队参加。其二,不一定只找考试成绩最好的参赛,这是我建议的。可惜有一些教授认为不参考成绩,很难客观地找到合适的参赛者。」

「最後结论是,有一队由我来挑选三位,有一队和以往做法相同,找三个成绩最好的同学组成另一队。你作为学术秘书,和你交流感觉到你的能力和热忱,所以希望你能参加和担当团长。」

先勇又惊又喜:「多谢你的器重,这的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。」

孙博士站起来,转身背向先勇,从窗外望。「难题是,除你之外,我对其他同学不太熟稔,不容易找到有潜质的另外两位参赛者。你有什麽想法,你可以推荐一些同学吗?」

黄先勇说:「我挑同学,很难做到公正持平,你出一道简单的模型设计题,有心参赛的同学会把模型造出来,然後你来评分吧。」

孙博士走过先勇前,拍一拍他的膊头:「本来我不介意你找一些能和你好好合作的朋友,毕竟团队合作很重要,你做过小组项目也明白。据我的经验,有兴趣参赛的本来不多,但你如此建议,同学心悦诚服,这是最理想的,你或许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,合作愉快。」
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