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未見鍾情/虛擬 — 3-2. 矛盾的印象

正文 未見鍾情/虛擬 — 3-2. 矛盾的印象

一个起码有二十几层楼高的巨大洞穹,耸立在她眼前。洞厅极宽,阳光自外头欢快地洒落,十来栋房子,一户挨着一户,分列在洞口两端。没有任何一户有屋顶。前面几栋还是砖房木门,到了後头,统统以竹席为墙,竹篱笆做门挡。

地上鸡鸭跑来跑去,倒挂的干玉米静悬在梁上,男耕女织,连小朋友也没闲,坐在地上学着编竹筐。

锅碗瓢盆与鸟叫虫鸣齐响,一派悠然农家景象,这是中洞给笙寒的第二眼印象,跟第一眼,完全不一样。

当然,这个洞还是跟普通农家有差。比方说,笙寒待了一个多小时後,赫然发觉,她如果站在洞口,所有居民洗衣炒菜说话的声音,会交织成一片奇异的嗡嗡嗡,多听一阵子就会头晕目眩。但她只要前进或者後退一步,各种声音立刻清晰可辨。

寨里的长老指着洞顶如漩涡般一圈圈的蚀刻痕迹说,就是这个造成的,笙寒不懂为什麽,也没人解释得清。居民们只晓得,几千年下来,这现象活像个天然屏障,守住中洞大门。总之,人千万别做亏心事,否则进进出出,龙王吼一声就活活吓死你!

这是笙寒听过最具物理意义的警训,她掏出笔记本写下来,然後站在洞口,仰头拍下龙王的无心之举。

之後两夜,她都住在洞中。这里最珍贵的资源是水,所有村民,均仰赖洞顶一滴一滴落下的泉水为生。为了省水,笙寒度过了不洗脸不刷牙的两天半。

每晚当所有人躺下以後,栖息在洞顶的蝙蝠便开始活动。牠们有雷达,飞行技术奇佳,因此艺高胆大,往往擦着人脸颊飞来飞去。第一晚笙寒睡不太好,到了第二晚,她偷换概念,将数绵羊换成数蝙蝠助眠,效果相当不错,还没有数到一百就沉入梦乡,只是起床时,发现头发上落了几坨蝙蝠大便。

第三天傍晚,她蓬头垢面地走回格凸山庄,先在热水莲蓬头下搓去满身油泥,再连上网,一边拚命上传照片,同时登入MSN,在昵称後加注「出师未捷记忆卡先满」。

两分钟後,笙远回她:「悬棺!悬棺!悬棺!(敲碗的图释)」

「有,拍到了!」笙寒迫不及待跟哥哥分享见闻:「木棺统统钉在峭壁上,一整个古色古香。山岩上还有一个天然的洞穴,听说里面有几百具棺椁,可惜水不够深,船进不去──」

「悬棺咧?」笙远打岔。

「呃,那些在岩层上看起来黑黑一道一道的就是。」

再看一眼成果,笙寒不得不承认,她把悬棺拍得一点都不悬。

她硬着头皮告诉笙远,那些悬棺像壁虎一样有保护色,远看根本和岩壁浑然一体。不过向导说,只要下过雨,河水涨起来,坐船进到洞里就连骨头都可以看个仔细!

笙远又回了一串敲碗,笙寒於是给了他一拳(当然还是图释)。

等照片全部上传完毕,她检视一圈,有种「此事大不妙」的心情,缓缓浮现,而哥哥却非常不识相地又跑来问她,编号十五那个有一圈圈刻痕的东西,是不是爷爷奶奶年轻时听的黑胶唱片?

「那是中洞顶板的近照!几十万年前洞穴还在发育期的时候,被水经年累月冲刷所产生的天然蚀刻痕,很有历史价值的。」笙寒摆出一副专家姿态教育哥哥。

「完全看不出来。」笙远这麽回。

看不出来的人不只是笙远而已。笙寒问了十来个人在线上的朋友,过半数直接说猜不到。有四、五个人跟笙远的看法一样,都猜她是在拍唱片,只是曝光过度,颜色发青。还有一个天才认为她拍到幽浮,反过来追问这张照片在何时何地拍摄,是否打算送太空总署检测?

如果只有一处特定景物拍不好,她不会太沮丧。但是翻阅过去七十二小时所拍的几百张照片,就连那只黑眼睛,被摄入镜头之後,也摇身一变,成了个灰扑扑的普通山洞,一点感觉都不剩。

怎麽会这样呢?

笙寒跑进社团聊天室,提出问题。大家议论了一阵,主流看法认为她太认真,标准过高,自找麻烦。

明明有几张拍得还不错,比方说蓝天白云那系列,云朵的飘浮感整个出来了,这样还不够吗?

如果她是来玩的,顺便拍个风景留念,笙寒也会觉得这样就够了。可她不是!

她的任务是拍下这个洞、这群人,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……在八月五号之前。

看着月历上打在归期的大红叉,笙寒叹了口气,退出聊天室。她接着进入电子邮箱,开草稿,边想边写,花了一个多小时,写出几百字,先描述自己遇到的困难,再附上相簿连结。最後,她从通讯录里挑了几位平日对摄影比较认真的学长姐跟同学,寄出信,恳求指点。

做完这件事,笙寒顿时感到心安许多。来到贵州以後还不太有时间上网,新进邮件十多封,她一封封读信回信,到了最後两封,是笙远在她离台当天下午连续发来的。

一封只有标题「那只叫龙头凤」,另一封的标题是「我对家的相簿,不过看起来比较像工作日志」,内容则是一行网址。

龙头凤?

笙寒脑海里浮现那张雪地里的古董照片,於是好奇地点开网址。紧接着,好多个相本排成好多列,她随便又连续点了几下,下一秒,一个大型钟乳石洞出现在萤幕上。

这一张跟她前天某张照片的取景角度相同,也是站在洞里往外拍。然而,摄影师不但清楚呈现石洞内部的结构,还巧妙地透过洞口的水帘,半遮半掩,带出洞外一角蓝天,彻底让观者感受到,洞内洞外,两个世界。

照片不特别美,也不让笙寒感到惊艳,但是作为一种影像记录,却相当优秀。

她点开第二张、第三张……

看完上百张石洞照之後,笙寒双手抱胸,眨着眼睛用力想。

哥哥说得没错,这些照片还真该算是某种工作日志。根据少量的文字叙述,这位元摄影者在过去半年,负责制作某个珠宝名牌的年度形象广告。为了这支短片,他们派出二十几人去钟乳石洞拍外景,再让演员进摄影棚,在蓝屏前面表演。两边影像经过合成处理,还要再加上电脑特效後制,才算大功告成。

从记录来看,拍摄场景的所在地是个生态保护区,不准打光,所以才需要出动大队人马,一点一滴摸索如何利用自然光,来达成影片需要的效果。

她也不太可能在中洞架设灯光,就这点来说,自己的立足点跟这群人一样。

也许,他们的经验,可以帮得上忙?

笙寒於是忙敲哥哥:「能帮我连络你对家吗?」

笙远的MSN头像虽然亮着,却一直没有回音。等待期间,笙寒又反复看了几次照片。她注意到,在石笋石柱石林丛中,偶尔有几张,出现了同一个模糊的人影。

那是位身材修长,年约二十三、四岁的亚裔男子。照片的焦点从来不在他身上,所以影像也不清晰,勉强看得出来双眼狭长,眼角还微微上翘,是那种东方特有的凤眼。

不晓得是否因为身处石洞的缘故,背景幽微深邃,照片里的那男子也给人一种遥远的感觉,好像这个世界跟他没什麽关系,但同时,他又散发出一股锐意,完全属於人间。两种矛盾的气质放在一起,格外吸引人。然而笙寒心里另有要事,也就止於多看一眼的欣赏,视线并未因此久驻。

就这样,又过了一阵子,她目光不经意扫过MSN,赫然发现哥哥竟然没回她就下线了!

她马上发了封电邮给笙远,然後又打开那人的相簿,继续聚精会神地研究。再看了好一阵子,笙寒跳到相簿首页,盯着那个以W3开头的电邮地址……

她从来没有写信给陌生人过,但这又怎样?过去三天,她睡陌生人的床,帮忙喂陌生鸡鸭,半夜睡觉翻个身,还差点压死陌生的小蝙蝠!

人生有些时候,当你冲破了原本自以为无法超越的界限,就会突然海阔天空,可能性无限大,而笙寒正处在这种心情当中。

不必谁牵线,她自己就可以介绍自己。

笙寒於是带着豪情打开电邮的草稿页,先迅速打下「敬启者」跟「您好」,手指停顿片刻,又将这两句改成英文。

这个人在美国工作,虽然名字的拼音方式看起来像华裔,可也不能断定他就懂中文。好在要请教的全是技术问题,文法不难,不会的就查字典。

想起那个网路桥牌室,笙寒猜想对方的年龄大概不会太小,四、五十岁都有可能,她写信时应该注意一下用字遣词。宁可正式一点,也不要让人看没两行,以为是小朋友无聊胡闹,就不理她了。

基於最後这点考虑,笙寒索性上网,搜出一堆商业实用书信范例,然後将自己的意思塞进别人的句型当中,花了好一阵子,才终於完成电邮,按键寄出。
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